笔记:《艺术与恐惧》

前言

如书里序言所说,《艺术与恐惧》谈论的是有关艺术创作的问题,即大众艺术创作的问题。很久以前粗读过一遍,但没有太多共鸣。如今或多或少经历过类似的困难和问题后,偶然重读,发现里面讲到的很多东西可以说是充满了前人苦涩的泪水。遂有了这篇笔记。

书籍信息

书名:《艺术与恐惧》/ Art & Fear: Observations on the Perils (and Rewards) of Artmaking

作者:[美]大卫•贝尔斯(David Bayles) / [美] 特德•奥兰德(Ted Orland)

GoodReads:  https://www.goodreads.com/en/book/show/187633

豆瓣: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76581/

章节

1.问题的本质

虽然才华——姑且不论命运、机会和悲剧——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发挥着一定作用,然而却难以成为提高创作能力的可靠工具。

创作可能是一件孤独和徒劳无功的事。事实上,所有艺术家都会用一部分时间(有些人甚至用全部时间)去创作别人并不太在乎的作品。然而,处于某种原因,或许是为了自我保护,艺术家往往浪漫地认为,作品之所以未受到关注,是因为自己比他人更早地洞悉了事物的潜在本质(具有讽刺意味)。

想法很浪漫,但并不正确。发人深省的事实是,他人之所以不感兴趣,并非因为他们无法洞悉事物的本质,而是因为没有理由对某个作者的作品产生兴趣。

然而,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注:这里指的是功成名就、作品被大众发现的那一天),只有在乎你的人才会关注你的作品。你的亲朋好友知道创作对你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关心你的作品,若不是因为你的作品确实优秀,至少也是因为你花费了很多心血。对他们,你要心存感激。但是,无论他们多么爱你,也会与其他人持相同的看法:学习创作是你自己的事。

2.艺术与恐惧

因为创作美好、有意义和有感染力的作品的欲望,是自我意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生与创作一旦遭遇,就会立即密不可分。

3. 对自我的恐惧

对艺术创作的恐惧可分为两类:一是对自我的恐惧,一是担心作品不为他人接受。一般而言,对自我的恐惧导致你无法创作出最好的作品,而担心作品不为他人接受则使你无法创作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

只有大量创作,然后慢慢去芜存菁并放弃与你风格不符的东西,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这就是反馈,也是了解自身创作理念最直接的方法。既然想创作,就必须完成这一切,而且只能由你自己去完成。

4.对他人的恐惧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寻求认可,即便是同行的认可,便赋予了观众过多的权利。更为糟糕的是,观众往往不能就真正重要的问题发表认同或不认同的意见,即你的创作是否有所进步。他们可以就作品是否令人感动或存在哪些问题、娱乐效果如何发表意见,但不会了解你的创作过程,也没有兴趣了解。真正的交流只能在你和你的作品之间进行。

5.探索自己的作品

艺术创作需要交流,比做任何事情都更需要得到反馈。即使世人未曾注意或不喜欢,作品的质量与我们投入其中的或从中获取的也是成正比的。外界对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能没有反应,但作品却会随时随地回应创作者。

这种反应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它的真诚。你的作品能够告诉你,什么时候你会感到压抑,什么时候又充满激情。你慵懒之时,作品也会慵懒;你心情压抑,作品也会压抑;你犹豫不决,作品就会站在那儿袖手旁观。当你全身心投入创作之中,它就会焕发出光彩。

6.审视外部世界

我们生存的世界已经被其他人通过艺术以及其他方式观察过,并且下了定义——透彻、反复而全面地下了定义,而且通常是贴切的。几千年来,人类通过对世界的观察积累了大量的心得,并以语言、艺术和宗教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反过来,这些观察结果也被无数次地检验。而我们则继承了这些数不胜数的观念。

我们继承的大部分观念显然是正确的,因而不曾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些观念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这个世界,令我们认为世界原本就是如此。然而,即使如此丰富、多元,这个被完美定义的世界并不一定适合我们每个人。我们大部分人通常都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从事预先设计好的工作,参加安排好的娱乐活动。然而,无论这个被安排好的世界如何亲切,有时候你仍会感觉缺失了什么,或者哪里不够真实。于是,为了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你开始创作一部份世界——贡献新的内容。艺术创作最令人欣喜的嘉奖便是有人造访你所创造的世界,有些人甚至还会购买其中的一小部分,带回家去装点自己的世界。你创作的每一件新作品都扩展了我们的现实世界,而这个世界还在持续不断地扩展。

这种说法也太浪漫了吧!创作本身就是在改变世界!

7.学术界

通常情况下,如果同时做两件事,那么首先放弃的一定是创作。任教的人都知道,上了一周的课已经精疲力尽,根本没有精力再去从事创作,能做的大概就是捏捏陶土或者清洗一下画笔;而一学期的课讲完后,你首先想到的是继续未完成的作品(以及弥补各种关系),而不是开始新的创作。

同时进行两件事确实困难,但无论如何,你都要想方设法为创作留下时间,并与学生分享创作的过程。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开一切不相干的事务。

没想到会在这章被创到。虽然我并不教书,但情况大差不差。感觉经济问题是我等远远未达富裕水平的家庭在创作时永远绕不开的问题,有机会单拎出来写一篇博客讲讲。

如此解释显然不全面,确切地说,忽略了艺术家在其最美好的岁月里努力追求的东西,即学习如何去创作对自己来说有意义的作品。艺术家从其他艺术家那里学到的,不是历史或技巧(尽管我们确实学到了许多),而是从事艺术创作的勇气。他们的接触随着彼此分享恐惧——进而消除恐惧——而深入,这是因为他们把艺术创作视为一个过程,而把其他艺术家视为志趣相投的伙伴。对艺术家而言,艺术是个“动词”

感觉作者写这本书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有被鼓舞到。

8.概念的世界

更危险的是,技术标准往往包含着审美标准。

但是,掌握技术虽然困难、费事,实现预期目标——“正确的答案”——却较之落实一个新的创意要容易。根据大师的杰作学习如何画天使的脚,总比自己创作要容易。如果技术是艺术问题的核心,那么,在圣昆廷监狱服无期徒刑的犯人也能进入著名艺术家蜡像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表现新创意的作品远比炫耀技术的作品要有趣。

这点我目前还是持保留态度,感觉还是类似于“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辩论。

本质上,创作体现于不同作品之间的概念变化,而非一件作品之中。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美国建筑师)建议年轻建筑师在其早期建筑作品四周种植常春藤,这样藤蔓就会逐渐掩盖其“青葱岁月草率之作”的痕迹。

怎么还有这种掩盖黑历史的操作啊我笑死。

旧作让你了解过去的关注,而新作则是对旧作的批判,指出过去的疏忽之处。这似乎是完美的搭配,然而新作很快就会变成旧作——有时候甚至在作品完成的那一瞬间就已成为旧作。对艺术成品的欣赏可能转瞬即逝,虽然令人不快,却是个好预兆。

创作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根深蒂固,可靠,实用并且便利。此外,习惯对于风格的形成也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习惯就是风格。不假思索的手法、反复采用的措辞、自动的选择,以及对创作出体和材料做出你特有的反应,便是我们所谓的风格。包括艺术家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有点。然而,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风格不是优点而是必然——不断重复一个动作的必然结果。当艺术家奖创作手法习惯性地应用于他的所有作品之中,他的作品便形成了系列。风格不仅是艺术杰作的一部分,而且是所有作品地一部分。风格是习惯地自然结果。

大体上觉得这个作者对于风格的解释很有道理,但总觉得风格应该不仅局限于习惯这么狭窄的定义。

如果你坚信世界将永远是 X,那么你得到的世界就会是 X,而且会永远如此。你的作品也是这样。有句谚语说:如果你掌握的唯一工具是锤子,那么在你眼中所有的东西都像是钉子。如果方法得当,那么想象和实践就会找到共同点:适合绘画的题材、适合舞蹈的步伐、适合演奏的音符。作为一个艺术家,你的作品会随着你的成长而不断提高,充分展现出你对事物的了解,其中也包括你对自己的了解。

9. 人声

总而言之,你必须进行选择,更准确地说,是从错综复杂的多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是竭尽全力地去创作而冒可能不快乐的风险,还是消极地等待一定使你不快乐的结果。事实上,你最终是要在确定和不确定之间进行选择。说来奇怪,不确定才是让人感到心安的选择。